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冲刺“万亿GDP城市”目标,大连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国内外人才和资本,为创业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大连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形成了多个前景广阔的创业赛道。
大连市积极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无疑是大连当前最具前景的创业方向。大连市正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将发展重点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前沿制造领域。这不仅顺应了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也契合了大连雄厚的工业基础。通过AI赋能传统制造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是实现产业跃升的关键路径。创业者在此领域可围绕核心算法、智能硬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人工智能+”的应用并非局限于工业制造,大连正积极拓展其在更广泛场景的应用潜力。智慧城市建设(如智能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监控)、智慧农业(精准种植、自动化养殖)、智慧能源(电网优化、能效管理)以及智能医疗等领域,都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这些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为AI初创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市场切入点。
智能制造是大连重点发展方向
大连市政府对AI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持力度空前。不仅在政策层面给予倾斜,还投入资源建设关键基础设施。例如,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并纳入国家重大项目,为AI研发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同时,辽宁滨海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建立,也为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保障。首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的举办,更是聚集了行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大连在培育高科技中小企业方面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底,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累计达到81家。这些企业往往在特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是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力量。它们的快速成长也证明了该领域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新进入的创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和潜在的合作机会。
新能源,特别是氢能产业,是大连着力打造的另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大连在此领域已取得标志性成果,如成功研制并交付了国内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更重要的是,连接沈阳和大连的“氢能高速走廊”已被纳入国家级规划,预示着区域性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加速。这为氢燃料电池技术、氢气制储运、加氢站建设以及氢能多元化应用(如交通、工业、建筑等)的创业项目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积极引导行业标志性项目落地,重点布局燃料电池、先进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大连首家“全球独角兽”企业也诞生于高新区的洁净能源领域,这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并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
大连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大连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显示了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决心。这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在氢能等细分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能源转型的深化,清洁能源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为相关创业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大连曾是中国著名的“软件名城”,拥有深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基础。近年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大连市提出要“重振软件产业雄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大连汇聚了超过3000家软件相关企业和20多万从业人员,产业生态完善。依托这一基础,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跨境电商技术支持等领域创业,依然具有显著优势。
数字经济的核心在于数据要素的价值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大连,创业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软件定制开发与服务外包;二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为传统产业(如制造、港口物流、金融)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三是发展工业软件,特别是与智能制造紧密结合的MES(制造执行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四是基于本地优势的跨境电商平台技术服务与运营。此外,数据标注、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也存在创业空间。
数字经济与软件服务业是大连的传统优势领域
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大连市正不断完善支撑体系。大连市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研究院的投入运营,为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平台。政府大力推广“一站式双创街区”(如“大连硅巷”),优化创业孵化服务,计划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平台10家。大型人才招聘活动(如2025年春季人才招聘大会汇集700余家企业、2.2万余岗位)也为数字经济企业输送了人才。数据显示,2024年大连新增达规商贸和服务业企业1228家,增长33.9%,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大连的创业环境,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了其关键构成要素,包括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政府提供的支持措施、可利用的核心资源以及城市的发展目标。这有助于创业者全面把握在大连创业的宏观背景。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这三大最有前景的创业领域,我们从市场潜力、政府支持力度、创新活跃水平、人才储备情况以及融资环境五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估。以下雷达图直观展示了各领域的相对优势和特点,分数越高代表该维度的表现越突出(评分基于综合信息分析,仅供参考)。
大连市政府为鼓励创业,特别是在上述重点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支持政策和平台。下表总结了部分关键举措和资源,供创业者参考。
领域 (Sector) | 关键举措 (Key Initiatives) | 支持平台/政策 (Support Platforms/Policies) | 代表成果 (Notable Achievements) |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发展智能汽车、装备、机器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 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辽宁滨海实验室;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各类产业园区。 | 累计8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AI在多场景应用拓展。 |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 | 发展氢能产业;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基地;推广清洁能源应用。 | 大连高新区洁净能源创新平台;“沈大氢能高速走廊”规划;相关产业基金;项目补贴政策。 | 国内首台氢燃料电池机车交付;诞生首家新能源“全球独角兽”企业;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突破。 |
数字经济与软件服务 | 重振软件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业软件、跨境电商。 | 大连软件园;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研究院;“大连硅巷”双创街区;“海创工程”吸引人才;科技孵化体系。 | 汇聚3000+软件企业,20万+从业者;新增服务业企业显著增长;软件外包基础雄厚。 |
大连市政府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为初创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包括:
大连拥有多所高等院校,能够提供基础性人才。在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有人才储备优势。对于高端技术人才(如AI算法、新能源研发等),大连正通过“海创工程”等计划积极从国内外引进。同时,通过举办大型招聘会、校企合作等方式满足企业需求。但相对于一线城市,顶尖人才的竞争依然激烈,企业需结合引才政策和自身优势吸引人才。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科技创业的首选地,集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和孵化平台,尤其在软件、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优势明显。金普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重点发展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石化等产业,产业规模大,配套完善。此外,各区市县也在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特色产业园和创业基地。
虽然前景广阔,但创业者也需注意潜在挑战:
充分的市场调研、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执行力是应对挑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