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其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中,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無形但珍貴的文化財富,不僅是香港歷史的見證,更是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本文將為您全面解析在香港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個層面,包括其定義、申請資助的詳細步驟,以及如何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和推廣中。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涵蓋以下五大範疇:
截至目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上共有507個項目,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0個項目則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些名錄和清單是非遺資助計劃的重要依據,所有申請資助的項目都必須與其中的非遺項目直接相關。
展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非遺辦事處)是香港非遺保護和推廣的核心機構。他們定期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旨在鼓勵本地團體和人士積極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中。該計劃通常分為兩類:
這類項目由本地團體或個人發起,目的在於策劃和執行與「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或「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的非遺項目相關的活動。申請者必須是本地團體或年滿18歲的本地人士,且活動必須在香港境內舉行。每個申請需涉及至少一個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或清單內的非遺項目。
非遺辦事處會主動倡議特定主題、範圍及要求,並在諮詢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後,邀請申請者提交合作建議書。這些項目通常包括非遺的全面普查、非遺系列活動、繪本系列、創意館、大本營以及無障礙賞非遺等,以伙伴合作的形式共同推展。
申請非遺資助需要仔細遵循以下步驟,確保資料完整且符合要求:
在開始申請之前,務必仔細閱讀非遺辦事處網站上提供的資助計劃內容和申請條件。您可以從非遺辦事處官方網站(www.icho.hk)下載最新的申請須知和申請表格。建議同時查閱當年度的簡介會資料,這通常會提供重要的申請限制和注意事項。
填寫申請表格並準備所有必要的證明文件是關鍵環節。所需文件通常包括:
所有申請文件應以中文或英文提交,並確保其準確性和完整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委員會將根據既定準則、指引及程序評審資助申請。康文署收到委員會的資助建議後,會按既定程序作最終批款決定,並決定資助金額。以下是資助項目在審批過程中可能被考量的幾個重要維度:
此雷達圖直觀地展示了非遺辦事處在評估不同類型資助項目時,可能側重的關鍵指標。無論是「社區主導項目」還是「伙伴合作項目」,其成功與否都離不開對文化價值、社會影響、項目可行性、推廣潛力以及傳承能力的綜合考量。
申請者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式提交已填妥的申請表格及相關證明文件:
請務必留意每年度資助計劃的具體申請截止日期。例如,2024年的非遺資助計劃於2024年12月10日起接受申請,而截止日期通常會定在翌年1月底(如2025年1月27日中午12時正)。逾期提交的申請將不予受理。
位於荃灣的三棟屋博物館,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所在地,也是親身遞交申請的地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不僅是為了獲得資金支持,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推動其保護和傳承。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非遺工作,例如透過「香港非遺月」活動,鼓勵公眾參與表演和體驗。這些活動旨在提升社會對非遺的認知,鼓勵年輕一代學習和繼承傳統技藝。資助計劃的成功,將直接有助於這些寶貴文化資產的延續與發展。
這個心智圖清晰地概括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主要申請途徑、詳細申請流程、審批要點、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的參考資源,為您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概覽。
為了更好地理解非遺資助計劃所涵蓋的項目類型,以下表格列出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和代表作名錄中的部分示例,以及它們所屬的範疇:
非遺項目 | 所屬範疇 | 備註 |
---|---|---|
粵劇 | 表演藝術 | 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長洲太平清醮 |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 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大坑舞火龍 |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 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 傳統手工藝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
廣彩製作技藝 | 傳統手工藝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
盆菜食俗 |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
涼茶製作技藝 |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
中式長衫製作技藝 | 傳統手工藝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
斲琴技藝 | 傳統手工藝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
傳統獅頭製作 | 傳統手工藝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
以下這段影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個項目,以及香港政府在保護和推廣這些寶貴文化資產方面所做的努力與面臨的挑戰。透過影片,您可以更直觀地了解非遺的多樣性與重要性。
這段由「【概念通通識】」製作的影片,名為「【概念通通識】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一個關於香港非遺項目的全面概覽,並探討了香港政府在保護這些無形文化遺產時所面臨的挑戰和為此付出的努力。它對於希望了解非遺背景和意義的申請者來說,是一個極佳的視覺化補充資源。
在香港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質上是申請政府資助以保護、推廣和傳承已認定的非遺項目。這是一個規範嚴謹的過程,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負責統籌。申請者需仔細研究資助計劃的兩大類別——「社區主導項目」和「伙伴合作項目」,並根據其特性準備詳細的項目計劃書、預算以及各類證明文件。無論是親身遞交還是透過網上系統提交,務必遵守申請截止日期。通過積極參與這些資助計劃,本地團體和人士能夠共同為香港豐富的文化遺產貢獻一份力量,確保這些珍貴的文化財富得以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