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 Sony BRAVIA OLED 電視的優異畫質讚譽有加,其深邃的黑色、生動的色彩和出色的對比度帶來沉浸式的觀看體驗。然而,一個常見的問題是:Sony 的 OLED 電視面板是由哪家公司製造的?儘管 Sony 在顯示技術領域擁有悠久的歷史並在某些特定 OLED 領域居於領先地位,但其消費級電視的 OLED 面板實際上並非全部由自家生產。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 Sony 消費級 OLED 電視面板的供應來源、不同面板技術的差異,以及 Sony 如何通過其獨特的影像處理技術,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
雖然 Sony 是電子產品領域的巨頭,並且在顯示技術,尤其是在某些特定類型的 OLED 應用上擁有深厚的研究與開發實力,但就其大規模生產的消費級 OLED 電視而言,面板的製造工作主要依賴於外部供應商。
長期以來,LG Display 一直是 Sony 消費級 OLED 電視面板的主要供應商。LG Display 是全球最大的 OLED 面板製造商之一,其生產的 WOLED(White OLED,白色 OLED)面板廣泛應用於包括 LG 自家品牌以及 Sony、Panasonic、Philips 等多家電視製造商的產品中。這種合作關係使得 Sony 能夠 leveraging LG Display 成熟的生產技術和產能,專注於電視整體的設計、功能以及最重要的——影像處理。
Sony OLED 電視以其卓越的對比度和色彩表現聞名。
在過去,LG Display 甚至是 Sony 消費級大型 OLED 電視面板的唯一供應商。然而,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Sony 在 2022 年的電視產品線中引入了新的變化。
為了提供更多元化和更高性能的產品選擇,Sony 從 2022 年開始向 Samsung Display 採購 QD-OLED(量子點 OLED)面板。QD-OLED 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技術,它結合了 OLED 自發光的優勢與量子點技術的色彩增強能力,旨在提供更高的色彩亮度、更寬廣的色域以及更佳的可視角度。Sony 將 Samsung Display 的 QD-OLED 面板應用於其旗艦級的 OLED 電視系列,例如 A95K 和後來的 A95L 型號,為消費者帶來與傳統 WOLED 面板不同的頂級畫質體驗。
Sony A95L 電視採用 Samsung Display 製造的 QD-OLED 面板。
這意味著 Sony 在消費級 OLED 電視的面板供應上,目前是從 LG Display 和 Samsung Display 這兩家主要的外部製造商處採購。LG Display 提供 WOLED 面板,而 Samsung Display 提供 QD-OLED 面板,Sony 根據不同的產品定位和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面板類型。
了解 Sony 使用的兩種類型 OLED 面板的區別,有助於理解其不同系列電視的特性。
WOLED 技術主要由 LG Display 開發和推廣。其基本原理是使用白色發光層,並通過彩色濾光片來產生紅、綠、藍三原色。為了提高亮度,通常會額外增加一個白色子像素(稱為 WRGB 或 RGBW 結構)。
QD-OLED 技術由 Samsung Display 開發。它使用藍色發光層,然後利用量子點材料將部分藍光轉換為純紅色和純綠色,從而直接產生 RGB 三原色,無需彩色濾光片。
下表總結了 Sony 消費級 OLED 電視的主要面板供應商和技術:
Sony OLED 電視系列/類型 | 面板製造商 | 面板技術 |
---|---|---|
主流及部分高階系列 (例如 A80J, A80L, BRAVIA 8) | LG Display | WOLED (White OLED) |
旗艦 QD-OLED 系列 (例如 A95K, A95L, BRAVIA 8 II QD-OLED) | Samsung Display | QD-OLED (Quantum Dot OLED) |
高階專業及醫療顯示器 | Sony (小批量生產) | OLED |
微型顯示器 (例如用於 VR/AR) | Sony | OLED Microdisplay |
此表概括了 Sony 不同類型 OLED 產品的面板來源。
既然 Sony 的消費級 OLED 電視面板來自外部供應商,那麼 Sony 電視的獨特之處和卓越畫質體現在哪裡呢?這主要歸功於 Sony 頂尖的影像處理技術。
Sony 的 BRAVIA 電視搭載了強大的處理器,近年來以 XR 認知處理器™ 為核心。這款處理器模擬人腦感知世界的方式,能夠同時分析畫面中的多個元素(例如顏色、對比度和細節),並對其進行交叉分析和優化,以呈現更符合人眼感知的逼真影像。
Sony 將先進的影像處理技術應用於其 BRAVIA OLED 系列。
即使使用與其他品牌相同的面板,Sony 的影像處理器也能通過精確的色彩管理、卓越的運動補償、優秀的升頻技術以及對比度增強算法,將面板的潛力發揮到極致。許多評論認為,Sony 的處理器在提升畫面自然度和細節表現方面具有獨到之處,尤其在處理膚色和複雜場景時表現出色。
此外,Sony 還開發了如 Acoustic Surface Audio+ 等獨特的音效技術,讓聲音直接從螢幕發出,實現聲音與畫面的精準同步,進一步增強觀影的沉浸感。這些 Sony 自有的技術和功能,構成了其電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使其即使在使用第三方面板的情況下,也能提供與競爭對手不同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優越的觀看體驗。
雖然 Sony 主要向外部採購消費級電視面板,這並不代表 Sony 在 OLED 技術上沒有自己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事實上,Sony 是 OLED 技術的早期先驅之一。
Sony 在 2007 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消費級 OLED 電視 XEL-1,這是一款僅有 11 吋的小尺寸產品。雖然在技術上令人印象深刻,但由於當時 OLED 生產成本高昂且技術不夠成熟,XEL-1 並未大規模商業化,Sony 後來也停止了消費級大型 AMOLED 面板的生產。
然而,Sony 並未放棄 OLED 技術的研發。目前,Sony 擁有自己的低產量 AMOLED 生產線,主要用於製造高階專業級廣播監視器面板和醫療顯示器。這些產品對色彩準確度、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Sony 在這一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Sony 是 OLED 微型顯示器領域的世界領導者。這些極小尺寸、高解析度的 OLED 顯示器被廣泛應用於數碼相機的電子觀景窗(EVF)、專業攝影機以及最新的 VR/AR 頭戴裝置(例如 Apple Vision Pro 就使用了 Sony 提供的 OLED 微型顯示器)。Sony 在微型顯示器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生產能力非常強大。
這也解釋了為何 Sony 選擇在消費級電視市場向外採購面板:大規模生產大型、高良率的消費級 OLED 電視面板需要巨大的投資和成熟的工藝,這與 Sony 目前專注於高階專業市場和微型顯示器等利基市場的策略不同。通過採購面板,Sony 可以將資源集中在核心的影像處理、產品設計和品牌營銷上。
雖然 OLED 是 Sony 高階電視產品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但 Sony 也在積極探索和應用其他先進的顯示技術。
近年來,Mini-LED 背光液晶電視作為 OLED 的有力競爭者出現。Mini-LED 通過使用大量的微小 LED 作為背光源,實現更精細的區域調光,從而提供更高的亮度、更好的對比度和更少的 halo 現象。Sony 在其高階 BRAVIA 電視系列中也引入了 Mini-LED 技術,例如最新的 BRAVIA 9 系列就採用了 Mini-LED 背光 QLED 面板,作為其 2024 年的旗艦機型之一,與 OLED 電視並行發展。
Sony 最近還宣布開發了一種新的 RGB LED 顯示系統,據稱這種技術在色彩再現方面優於傳統的 LED 和 OLED 螢幕。這種技術能夠獨立控制紅、綠、藍三原色 LED 的發光,結合先進的背光控制技術,以實現更高的色彩準確度和細節表現。雖然這種技術何時以及如何應用於消費級電視尚不明確,但這表明 Sony 在顯示技術研發上持續投入,並探索 OLED 之外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個與 OLED 電視製造流程相關的 Youtube 影片,展示了面板生產的一些環節,有助於理解像 LG Display 這樣的公司是如何製造這些複雜的顯示面板的:
此影片展示了 OLED 電視面板的製造過程,提供了關於 Sony 所採購面板生產方式的背景資訊。
是的,Sony 製造自己的 OLED 面板,但主要用於高階專業廣播監視器、醫療顯示器以及微型顯示器(如用於相機電子觀景窗和 VR/AR 頭戴裝置)。大規模的消費級電視 OLED 面板則主要向外部供應商採購。
Sony 的消費級 OLED 電視使用來自這兩家公司的面板。較多的型號使用 LG Display 的 WOLED 面板,而旗艦級的 QD-OLED 型號則使用 Samsung Display 的 QD-OLED 面板。
雖然面板是畫質的基礎,但 Sony 通過其強大的影像處理器(如 XR 認知處理器™)和獨特的優化技術,能夠將面板的性能發揮到最佳,並實現自家產品獨特的畫質風格和優勢。因此,即使使用與其他品牌相同的面板,Sony 電視也能提供差異化的優異畫質。
大規模生產消費級大型 OLED 面板需要極其龐大的資金投入和成熟的量產技術。Sony 選擇將這部分工作交給如 LG Display 和 Samsung Display 這樣已經建立起相關生態系統和產能的公司,而自己則專注於影像處理、音效技術、產品設計和品牌價值等方面的競爭。